日期 | 地區/地震名稱 | 地震強度(黎克特制) | 傷亡人數 |
---|---|---|---|
2015年4月 | 尼泊爾地震 |
7.9
| 多於8,000(死亡)* 多於18,946(受傷)* |
2011年3月 | 日本東北大地震 | 9.0 | 15,889(死亡) 2,609(失蹤) 6,152(受傷) |
2010年1月 | 海地地震 | 7.0 | 316,000(死亡) 300,000(受傷) |
2008年5月 | 四川汶川大地震 | 8.0 | 69,227(死亡) 374,643(受傷) |
2004年12月 | 印尼蘇門答臘地震 | 9.1 | 290,000(死亡) 510,000(受傷) |
1995年1月 | 阪神大地震 | 6.9 | 6,434(死亡) 43,792(受傷) |
相信大家都對以上的地震事件有一點印象,亦都知道大地震的後果必會是傷亡慘重的。可能從一些地震數據我們看到,
1.) 地震強度愈大,代表對地面的影響就更大,因此性命財產的損失就更大,所以傷亡人數會更多。
2.) 大地震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在內陸或其他地方較少出現大地震。
當我們斷定一個地震的影響的時候,當從地震強度並不足以去評估。等我用一個例子嘗試說明,假設在你隔鄰大廈火燭一樣,就算三級火也好,對不同住客影響可以完全不一樣的。如果你是住在起火單位的樓上,或許你真的要盡快疏散,因為濃煙會向上升,會波及樓上的單位;如果你住在起火單位的另一邊樓下,可能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因為濃煙和火陷都不會波及單位。看地震也是一樣的,如果震源是在深深的地底中,對地面的影響較震源淺的地震較低,因為距離震源愈遠,震蕩會隨距離上升而減弱,因此對地面的影響較少。震源在地面以下300公里的地震稱為深源地震,如是70-300公里就是中源地震,70公里以下則是淺源地震。淺原地震會比深源地震造成更大的破壞力,假設地震的強度是一樣的話。
地震的強度,以黎克特制作為一個世界通用的標準,從而得知地震的強弱,相信大家也很熟悉,數值越大,地震的威力也相對強大。不過很多人有個誤解就是,它的數值是與地震的強度是直接掛勾的,但比例卻不是一對一。亦即黎克特制8.0強度的地震與4.0的地震並不是強兩倍,而是32 x 4 = 128倍,因為每增加大0.1度,就會增加開方2倍。亦即每增加1度就會比上一個整數值的強度強32倍。所以根據上表所列,2008年汶川大地震比2010年海地大地震強32倍。單從黎克特制,其實也不能告訴我們地震實際對居民的影響。因為這個指標未有考慮其他因素,包括是震源的深度與其周遭的環境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是另外一個指標,讓大家知道地震所帶來的影響,是一個較為準確的指標,因為它會考慮數個因素,包括是1.)震央的位置,即地震發生的地方、2.)震源的深度、3.)地質結構與及4.)建築物的堅實程度。烈度愈高,對居民的影響就更大,傷亡人數也會提升。根據香港天文台所提供的資料,有關於每一個等級的描述。
等級 | 該等級描述 |
---|---|
I級 | 無感 |
II級 | 在樓宇上層或合適位置,且在靜止中的人會感到有輕微地震。 |
III級 | 室內會感到震動。 懸掛的物件會擺動,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地震的持續時間可以估計。 未必認為是地震。 |
IV級 | 懸掛的物件擺動。尤如大型貨車駛過的振動,震盪感如大鐵球撞牆。 停放著的汽車擺動。 門、窗、碗碟發出響聲。緊靠的玻璃及陶瓷器皿叮噹作響。 更甚時,木板牆和框架會發出吱吱聲。 |
V級 | 室外會感到震蕩,方向可以估計。 睡者會被驚醒。 液體激盪,少量溢出容器之外。 放置不穩的細小物件會移動或翻倒。 門窗自開自合及搖擺。 百葉窗及掛畫移動。 擺鐘時停時擺或者時快時慢。 |
VI級 | 人人有感。多數人會受驚跑出戶外。 不易穩步而行。 窗戶、碗碟、玻璃器皿碰破。 書籍及小擺設從架上掉下。 掛畫從牆上跌落。 傢具移動或翻倒。 不結實的灰泥及用料脆弱磚石建築出現裂縫。 教堂和學校小鐘自鳴。 樹木和叢林出現搖擺﹝看見擺動或者聽到沙沙聲﹞。 |
VII級 | 站立有困難。 汽車司機感到地震。 懸掛的物件抖動。 傢具破壞。 脆弱磚石建築出現裂縫及損毀。 脆弱的煙囪自屋頂破裂。 灰泥、鬆散的磚塊、石片、瓦片、飛簷、孤立的矮牆及建築飾物紛紛墮下。用料一般磚石建築出現若干裂縫。 池塘揚起波浪。 池水混濁有泥。 沿沙石堤岸發生輕微山泥傾潟和塌陷。 大鐘自鳴。 混凝土製的灌溉渠道受到破壞。 |
VIII級 | 行駛中汽車受到影響。 用料一般的磚石建築出現損毀,部份倒塌。 無抗震的建築損毀,能抵御地震的建築則不受影響。 灰泥掉落,磚牆倒塌。煙囪、工廠煙囪、紀念碑塔、高架水塔等出現扭曲,甚至倒下。 沒有釘牢在地上的木屋會在地基上移動,鬆的牆板會破落。腐朽的木柱折斷。 樹枝脫落。 泉井的水流或溫度出現變化。潮濕土地及斜坡出現裂縫。 |
IX級 | 大多數人恐慌。 脆弱磚石建築被摧毀; 一般建築重大損毀,間中有全面倒塌; 無抗震但用料良好的建築亦嚴重損毀。﹝地基普遍受到破壞﹞。 沒有釘牢在地上的木屋震離地基,木架扯斷。 水塘遭受嚴重損毀。 地下管道破裂。 地面裂縫顯著。 沖積土地上有泥沙噴射現象,形成地震泉和沙穴。 |
X級 | 大多數磚石建築及木屋均連地基摧毀。 若干建造良好的木結構及橋樑亦遭摧毀。 水壩、溝渠、堤岸受嚴重損毀。 大範圍山泥傾瀉。 引水道、河流、湖泊的水激盪拍岸。 沙灘及平地上的泥沙作水平移動。 鐵軌輕微彎曲。 |
XI級 | 鐵軌大幅度彎曲。 地下管道完全失去作用。 |
XII級 | 破壞幾乎是全面的。 巨石移動。 地形改變。 物件被拋擲至空中。 |
了解完一些地震的指標和地震所帶來的影響後,即將會與大家介紹地震的成因,大家都會很好奇,點解在地球上的某一些地方會經常地震呢?簡單而言,地之所以震動,是因為地底的熔岩運動,大家看過紀錄片也知道熔岩就是一些半液態半固態且很熱的移動物。地幔就是熔岩運動的地方,在地殼之下,約70-100公里的位置,深度達3000公里,因地核的熱力,令熔岩流動,形成一個對流的作用,當熔岩在地殼下運行了一段路程後,就會因為熱力流失而下沉,下沉的溶岩會在近地核位置上,重新加熱,繼續流動,當遇到另一股的熱熔岩流動的時候,就會上升,回到接近地殼的位置,這一個熔岩運動叫做「地幔對流」,因為熔岩會在固定的圈子內轉圈,因熔岩的運動的潛在力量很大,足以將地球表面的地殼移動,因而做就了地球板塊活動。地殼會隨著溶岩移動的方向移動,這意味著,有些板塊的邊沿會有碰撞或磨擦的風險,而地震就是因為這些板塊的碰撞或磨擦而產生的。剛才說過其實當熔岩在地底流動的力量是相當大,所以當兩邊的板塊受壓時,會釋出巨大的能量,足以對地面做成具破壞力的影響。
那麼,那裡是地震的頻生點呢,聰明的你必定會知道必會想起「地震帶」三個字,但是地震帶是怎樣釐定呢?這就要靠過去發生地震的位置、強度和密度作參考,而去找出經常發生地震並做成一定程定破壞的地方劃為地震點,而這些點串連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編定出地震帶。當然在現在我們有儀器去測量地震的強度和發生的位置,甚至能夠預測到地震的位置和時間,及早讓受影響的市民作好準備。下圖就是顯示出地震帶的位置。
那麼,那裡是地震的頻生點呢,聰明的你必定會知道必會想起「地震帶」三個字,但是地震帶是怎樣釐定呢?這就要靠過去發生地震的位置、強度和密度作參考,而去找出經常發生地震並做成一定程定破壞的地方劃為地震點,而這些點串連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編定出地震帶。當然在現在我們有儀器去測量地震的強度和發生的位置,甚至能夠預測到地震的位置和時間,及早讓受影響的市民作好準備。下圖就是顯示出地震帶的位置。
資料來源
http://goo.gl/ga8cDc
http://goo.gl/ga8cDc
從上圖的點,我們可得知道地震所發生的地方,主要是在太平洋的沿岸,特別是美洲、日本和東南亞,也有一些在海洋的中心,好像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地震帶一樣,也有一些是位於高山脈附近,包括是亞洲的喜馬拉亞山以及係歐洲的阿爾拜斯山等,這些都是地震活躍的地方。
可能你們都很想知道究竟香港有沒有地震呢?香港在地理位置上不屬於地震帶,也不是板塊邊沿,這是不是意味者香港沒有地震呢?其實大家可以想像板塊就像一張白紙,當我地另一隻手將它拿起,另一隻手將它的邊沿屈曲或輕輕摺疊,其實很難在另一隻手固定,而不移動或在紙上不留痕跡下做到,對嗎?所以,結果是不用說的,一張紙已告訴你真相。我並不是跨大現實,試想想整個地球如果被切開,看一看地球的橫切面,其實地殼的厚度猶如紙一般,只是佔最多1%。盼望在這裡都清晰告訴大家地震的知識、由來和地震帶來的影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