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une 20, 2016

將藍隧道

記得小編還在中學讀書的時候,去了參加英語的增潤課程,那一堂,我被安排參與小組討論,而題目就是我今日想分享的話題了,不過當時我們還叫將軍澳跨海大橋(Tseung Kwan O Cross Bay Bridge),是現今六號幹線的一部分。事隔八年左右,這條長達約2.2公里的將藍隧道——連接藍田茶果嶺與將軍澳南,再加上將軍澳跨海大橋,於今年內獲批撥款動工,並預計於2020年落成。可是工程在即,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是浪費金錢,無助解決問題、也有人認為是破壞生態和景觀。還有調查機構表示,實際使用量其實遠比預期為低,不同的聲音令大家將藍隧道抱有不同期望和憤怒,讓我們都去看看當中的問題。

圖片來源: 土木工程拓展處

在查看問題之前,讓我先介紹一下連接將藍隧道的兩個入口,第一個是寶順路入口,就是由將軍澳一方隧道出口由南向北的一條垂直的延線,也就是調景嶺站與將軍澳站中間的一道主幹線出口,可連接到現有的將軍澳隧道以及寶林和坑口等地區。因此住在將軍澳舊區的居民可以透過現有的道路網絡就能進入隧道,可看以下的截圖。


另一個入口就是跨海連接路了,連接新建成的日出康城住宅發展項目、工業邨和即將在數年內完成使命的堆填區。


藍田的出口將會有一面連接東區海底隧道,另外一面則連接新建成的六號幹線,連接茶果嶺與啟德發展區的一段將會用隧道連接,終點可直達西九龍,亦即現在的油麻地交匯處,再接通西九龍快速公路前往新界西和機場。


將藍隧道建成之後,將會成為第二條由將軍澳進出市區的行車隧道,抒緩將軍澳隧道的擠塞的情況,同時也提供多一個選擇進出市區。將藍隧道九龍出口可直接駁通東區海底隧道,不需要再經其他出口和連接路前往,大大縮短了行車時間,抒緩鯉魚門道塞車的情況。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隧道只採用雙線雙程行車,若要應付區內未來的人口和工商業發展增長,再加上現有使用將軍澳隧道車輛會有一部分改行新隧道,因此有機會會令新隧道的容量不勝負荷,可是主要連接路則採用三線設計。

至於有人說工程造價過高,而成效卻沒有預期好。小編認同前者,的確,如早日在規劃將軍澳新市鎮時有長遠的計劃,根本不會到數年前才會開始研究發展新路的可能性,再加上問題已早日已存在,若果不是地鐵可能都不需要興建將軍澳支線了,話說將軍澳線已通車了十四個年頭。給於早日規劃興建就能減低成本,早期預計成本已達80億,直至到現在卻要150億,差不多是以前的一倍。至於成效,若以現在的需求來看,是能足以應付車流的。但問題是康城和將軍澳南住宅發展區的新住宅項目相繼落成,該區的交通需求會日益增加,再加上地鐵和將軍澳隧道在繁忙時間已幾乎接近或已達到飽和,所以我相信能帶動交通分流的作用。再加上將藍隧道其實是六號幹線的一部分,可直接通往西九龍、啟德和中九龍一帶,再經三號幹線前往新界西和機場,大大節省車程,同時也減低原有五號幹線和七號幹線的負荷。有研究指,新隧道建成後,由將軍澳前往東隧入口車程會由15分鐘縮短至5分鐘,而由油塘區前往西九龍地區車程會由22分鐘縮至8分鐘,非常便捷。我們可以以尖山/沙田嶺隧道和青沙公路作參考,它是連接新界東與九龍西、葵涌和機場的一條快速幹線,也是八號幹線的其中一段,雖然早期被外界批評使用率偏低,但是隨著其他三條隧道日益飽和,這條隧道就顯出功用來,加上它是採用三線設計(除大圍隧道外),基本上是暢通無阻,由沙田出機場只需30-35分鐘,出九龍西更只需10分鐘(根據實際駕駛時間),大大抒緩沙田出九龍的交通。

至於生態和景觀問題,最具爭議的就是將軍澳交滙處的設計及其填海問題,根據隧道將軍澳段的咨詢文件,原本隧道的設計是採用S字形走線,會沿墳場與將軍澳南的海岸線填海,以提供足夠的空間建造收費廣場和交匯處等設施,亦有人建議將填海的位置向外伸延,變成一個大人工島,與港珠澳大橋的差不多,那就可保留部分原有的海岸線。可是因為填海施工上難免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故此不大多人能接受,結果政府採用了較少填海的方案,一來不會過份影響生態景觀,二來也可減低成本,因為填海面積減少,另外,隧道走線也減少了弧度,降低工程的難度和對環境的影響。但是收費廣場等配套就要移師至其他地方了,或有機會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拍攝於2015年8月8日
將軍澳單車徑

論設計上的特色,當我們以為一般的幹線的路面只會開放給汽車行駛,原來150億當中其實有一部分的錢是用來建造環海岸單車徑和行人通道,可能受國內甚至是世界其他地方也積極推行綠道所影響,此舉能推動綠色出行和單車旅遊。小編想像騎單車穿越海中心是一個很賞心悅目的事情,不過過往政府在發展單車徑及其配套發展也是相對落後,比如說,北大嶼山單車徑談了十年也是紙上談兵,所以我並不抱太大期望,而且通常需要待基礎設施才會興建,相信要夢想成真還是漫漫長路。而第二個個特色就是在藍田交匯處的設計上面加入很多綠化的元素,一般人想起交匯處必定想起左穿右插的分义路,主幹道橫跨其中央,有一種石屎叢林的感覺。自從看了藍田交匯處的效果圖,你會有另一返體會。公路幹線支路就好想和原本的山坡融為一體,最令人挖目相看的是那個園景平台,令我想起屯門公路屯門段也有一個全蓋式的隔音屏幕但沒有園林平台,大概可能是因為怕負荷不了吧。園景平台不單令視覺上有美感外,也大大降低屏幕內的溫度,同時也對噪音和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

雖然小編不能盡錄所有關於這個工程的資訊和影響給大家,也鼓勵大家多留意工程進展和消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和大家再談。

Saturday, June 18, 2016

拍攝新世代-由2D變360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渴望得到最新的資訊,若果我們不努力抓緊最新的潮流和資訊,就會很快被落伍了。智能手機的出現正好迎合現代人的需要,是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產物,不僅能讓我們接收到最新的資訊,好像是天氣、新聞和財經等,只要撥兩撥,點兩點就能得到了。除此之外,相機的質素也隨著多年的科研不斷提升,開始取代數碼相機,現在更有電話製造商表示用它們品牌的手機拍出來的相片質素可媲美單鏡反光相機。早期,我們可能只會對相機的拍攝像素有追求,大家都話越高就越好啦,記得那時發表iPhone智能電話的時候(應該有八、九年前了),大家都眼前一亮,因為竟然一部這麽細小的智能電話,竟然已經配備200百萬像素了,隨後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製造商為求博取消費者的歡心,以手機像素為它用引以為傲的戰績,200萬、500萬,甚至最近更有些做到2、3千萬像素,可是到現在大家對相機的硬件要求不那麽重視了,轉而希望有更加的功能,比如拍攝時可加入濾鏡、像專業攝影般可調校光圈和快門速度等。

儘使拍出來的相片,影片可以做到很高清,不過在這小小的手機屏幕根本用不著這麼大的相片,而且每當我們放上社交平台和即時通訊系統相片和影片一般會被壓縮,所以像素再不是消費者考慮購入手機的最重要因素,這代表相機的發展就這樣停滯不前嗎?

拍攝於2015年9月28日

相片其實是有一個限制的,就是它是有長闊等限制,就好像以上的相片一般,你會覺得自己好像是從一個窗口望出去外面一樣,只有一個視角,並不會有任何互動,只可在觸屏上拉大縮小,比較單調,大家也同意嗎?

拍攝於2015年5月29日

全景照片(panorama)是普通相片的延長版,因為一般的相片受到相機的硬體的限制,所以最高只可拍攝180度的可視範圍,換言之,後面發生什麽事,單憑一張相片是不能說出的,全景照片能夠讓我們可觀看多於180度至360度的場景,但是我們只能保持同一個高度既視角去拍攝,而且同樣也受到邊界的影響,所以不能將最真實的一面呈現。

Google 街景服務截圖

唔知道大家有無用過Google Map的街景功能,你能相像它是怎樣做的嗎?而它使用的器材是一架街景車。原理就是將數個攝像鏡頭放在車頂的特製支架上,每行一段距離就會進行拍攝,不過我相信他們當時做是用interval shooting,亦即是每隔數秒就拍一張,就好像拍time lapse(縮時影片)一般,然後用系統合成的,可說是360度相機最早期而是最廣泛的應用。它與傳統和全景的照片最大的分別就是相片沒有邊界的,再加上可以用手機擺動的方向或電腦滑鼠移動的方向看到相片的不同角度,就是以前所講virtual tour的概念,但你會發現同全景照片一樣也會出現影像變形(distortion),但這些變形是為了要呈現現實的一面。

Theta M15 便攜式360度相機,須配合手機使用
圖片來源:Petapixel

但無理由我們要開一部街景車才能拍到360度的影片或照片,而現在的手機未有那麼先進可以拍到360度的照片,那怎樣辦?其實現時已有廠商去研發和生產便攜式的360度相機,就好像上面的那一部一樣,只要用無線技術連上手機,就可用手機上傳或瀏覽相片和影片,相信很快將會成為最新的拍攝潮流,亦希望很快可以將這個技術結合在手機上。

如欲想了解更多,可參考以下網址

1. 帶你參觀大英博物館:
https://youtu.be/Yppp3vgBFT0
2. Youtube 360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uqhhs6NWbgTzMuM09WKDQ
3. Ricoh Theta M15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4/11/26/ricoh-theta-m15-hk/
4. LG 360 Cam
http://www.lg.com/hk/lg-friends/lg-LGR105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6

香港的騎樓

可能現今年青的一代對騎樓的印象比較模糊,但曾經可時,騎樓是隨處可見的,常見於二十世紀中前期興建的建築。

1950年代的莊士敦道
Source: http://goo.gl/K1pbPf

莊士敦道舊和昌大押建築群
Source: http://goo.gl/rpsmqd

五六十年代的德輔道中
Source: http://goo.gl/0adxfV

騎樓是什麼?其實它最早是源自於印度,因為印度的氣溫非常炎熱,令到從英國來的人難以適應,在沒有冷氣機的年代,怎麼辦呢?那惟有在建築物前的街地上加上遮陰,令街道不會受到陽光曬著,降低街道上的溫度,同時也可在上蓋建做平台,不但達到預期效果,也能善用空間。但為何我們稱這一類建築為「騎樓」呢?其實也沒有標準的解釋,大概可以從騎樓的結構和形狀理解,因為地下上層平台的結構是延伸到街上,左右兩側有柱鞏固查座建築,就好像一個人坐下兩隻腳伸出來一樣,二樓騎在一樓上;三樓騎在二樓上;四樓騎在三樓上,如此類推,因此有「騎樓」這個稱呼。

在廣東地區,這類型的建築其實是相當普遍,算不上一個很有特色,那麼為何我要和大家介紹騎樓呢?主要的原因是騎樓在這鬧市之中正面對瀕臨絕種的命運,若我們不好好地認識和保存,它將會成為過去,雖然部分的騎樓得到保育,翻新後煥然一新,卻失去了原有的人情味和風味,就好像以下的例子般。

和昌大押
攝於2015年10月16日

重建前的和昌大押
圖片來源: http://i.imgur.com/IF0Tkj9.jpg

重建後的和昌大押騎樓群不再住人,變成三層高的高級餐館和酒吧,地下層原本是大押和小型商舖,現在卻變成了售賣創意生活用品和時裝店。

雷生春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重建前的雷生春
圖片來源: http://goo.gl/ybwv1q

雷生春原本是雷亮家族,即九巴創辦人之一的一座府邸,二千年政府接手並於一四年重建成為中醫診所,雖然外牆得以保留,但內面卻是現代化冷冰冰的裝潢,又安裝了空調和密封玻璃,將所有的露台空間用盡,小編認為也是一個失敗之作,最少不應用作全商業用途,那和內地的步行街有什麼分別?

中山孫文西路步行街
攝於2015年11月28日

廣州西關步行街
攝於2015年12月26日

最後一個騎樓重建的例子就是旺角上海街的騎樓群,共有十四棟,其中十棟為戰前騎樓,有九十年歷史,由市建局接手後,將改建成街坊商場,可是根據以往的經驗,當一個古蹟重建成為一個商業用途都是沒有好結果的,但為了要附合該地段的經濟原則,恐怕又會變成另一條又是被改建為所謂特式商店街的喜帖街。

仍重建中的喜帖街
(24/2更新:近日已開通)
攝於2015年10月16日

將會被重建的上海街騎樓群 I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將會被重建的上海街騎樓群 II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雖然騎樓已大多被改建,但仍有一些是保存得比較完整的,而且還有住人的,可是我們很多時都忽略了它們。現存最大的騎樓群,莫過於是在太子道西花墟一帶的群樓群,雖然外牆曾經被翻新,但特色和結構仍保存得相當好。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旺角太子道西190號-212號出現了一個騎樓建築群,可謂是香港騎樓建築的代表,現時還有五幢四層樓高的建築物,其中190-204號的是相連在一起的,整整齊齊的樹立在繁忙的主幹線上,見證住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變化,有兩三幢已被收購改建造成了高層的住宅樓宇。如上圖所見,有一座白色約有15層高的樓宇分隔開其餘的一幢。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據悉這排樓宇是於1930年代建造的,並由一家比利時建築公司興建如此有特色的建築物,就相片所見,其實它有點像舊式唐樓的設計,樓梯置於中間,而樓梯的兩則正是單位,一梯兩伙的設計,再加上開揚的露台設計,既有唐樓的骨骼,又有西式的風格。小編以前行花墟也很少注視到原來我們都在騎樓之下,這次我們換另一個角度看它,會否看得自己置身在花園城市中?確實真的很值得一看,不過未來的命運會是怎樣,就沒有人知道了。

看過一些保存得較為完整的騎樓群,都好想帶大家去看一看一些隱藏在我們都市某一些角落而不易見的騎樓。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太子道西近花園街交界

太子道西177-179號是位處一個人流密雜的路口,鄰近花墟與旺角警署。如果我們不是刻意抬頭往上看,都留意不到又是一個具特式的騎樓建築。不講也不知道,原來它已在數年前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眼看這個建築物,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這個轉角位,屬太子道西177號,除了是因為它把外牆翻新髹上顏色外,也看到其實這類型的轉角建築其實在香港是比較罕見,而且部分單位沒有把這個轉角位密封,保留一定的空間感和內涵。至於179號仍是保留原有白色的舊外牆,根據這篇報道,179號將會進行一個「留前拆後」的保育工程。原意是好的,因為可以保留原建築物的待式,可是又恐怕變成另一個商品,為了酒店而存在。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砵蘭街287號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砵蘭街297號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砵蘭街282號

在旺角港鐵站A2出口左轉,除了發現不少家居設計公司和售賣裝飾物品的店舖,在快富街與亞皆老街相接的一段砵蘭街,已發現3座騎樓。不幸的是,由於它們外表太平庸,不被入流成為歷史建築,大部分牆身已成為裝飾公司的廣告牌。小編在想,大角咀和深水埗等舊區也有很多這類型的舊樓,會否也面對同樣的命運呢?「樓」竟然不是用來住的,只是因為它有商業價值才得而保留,實在太可悲了。

最後都很想大家去珍惜我們身邊社區的遺產,每一個都存在它們自己的故事。就好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往事,珍惜我們身邊每一個人和事,別要等到失去了他們才懂得去珍惜。趁著我們還有生命氣息的時候,都希望將們我的故事和所知道的予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