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November 2, 2015

灣仔古蹟遊

自十數年前灣仔開始了市區重建計劃,灣仔現已給人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什麼龍門大酒樓、和昌大押和喜帖街等,現在已經今非昔比,舊樓全給拆卸,原來居住的居民無奈地被迫遷,在原本生活了數十年的居民,被迫要去較偏遠的地區適應新生活,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負擔同區住宅的樓價。換成的是看似傳統,以歐陸小城、酒店式大堂的包裝作招徠的天價豪宅,又或以落地玻璃,景觀開揚,以提升室內空間感的棺材房。擁有這些物業的人,有可能只是當住宅為一個投資工具又或是核心家庭的小住所。難道政府真的無法容納一些舊的建槃嗎?那又不是,可是它的踪跡是不容易找到的,小編為大家精選了幾個值得看的,並提供詳細簡介,最後亦會有路線圖供大家參考。

藍屋

先講一個最有代表性而現存保育得最好的民間建築——藍屋。

我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它為什麼叫做藍屋了,此名是源於其藍色的外牆。圖上所見的藍屋其實是由四層,每層分別有四個單位的建築物連成的,街道號分別為石水渠街72、72號A、74及74號A。雖然74號A的外牆是灰黑色,但也屬於藍屋的一部分,藍屋現已成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物。

大家可能會問,點解藍屋的外牆會髹上藍色呢?與周邊顏色沉實的建築,顯得有點礙眼,但正因為如此,它才具有特色,難怪迄立將近一世紀仍依然風貌依然。在1990年代,政府當時為藍屋翻新72-74號外牆時,當時政府物料庫只剩下水務署常用的藍色油漆,所以就用上了藍色了,而74號未髹上藍色是因為當時仍是的私人物業,因此仍保留灰黑色外牆。

藍屋於1920年落成,它的前身是一間名為「華佗醫院」的街坊醫館,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建築,其實它的結構與同年代在華南地區的建築物有相似之處,值得留意的是,建築物的一、二和三樓均設有露台,也是突顯這個看似平凡的建築物的一個象徵,因為唐樓是甚少設有露台的。

在石水渠街與景星街的交界,曾經是一座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姪兒林祖開設的武術館,之後改為他的兒子林顯鎮所開的醫館,直至現在。值得一題是,在這小小的建築物裡,曾經有兩所學校,其中一間更是灣仔區第一間的英文中學。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很久以前不是每一個小孩或者是少年人都有書讀的,直至實施了九年免費教育,才令貧窮家庭放下供兒子上學的財政負擔。當然,那時坊間也有一些是免費為少年人提供學習機會的學校,而其中一所也是在藍屋內,那所學校的名稱叫做「鏡涵義學」。

 72A至74A地下皆為一些商店,包括有廣和號雜貨店和聯興酒莊。

下面是當時的租戶、商戶及服務機構的分佈圖:


72號
72號A
74號
74號A
3樓
一中書院



2樓
一中書院

鮮魚商會

1樓
鏡涵義學



地下
醫館
廣和號 雜貨店
聯興酒莊
(戰前)雜貨店

現時的藍屋既保留了建築,也保留了居住在這裡的人,一改我們以往對市區重建或者是活化市區等印象。72號地下仍保留當時的用途,雖然小編去的時候正是晚上六、七時的時候,所以未有看見營業中的醫館是怎樣,只見到它的門面仍保留得很好,門的上方乃是中式仿亭台屋頂的裝飾,仍然是很別緻。另外,有些門窗還是用木製的,五十年代前的樓宇,那時的門窗都是用木製的,木製的門窗一般不及鐵窗和鋁窗堅硬,因此現代的建築也不會再見到木製的窗了,所以這些木門窗仍能保存到現在是非常罕有和難得。

74號地下,現成為香港故事館,是由聖雅各福群會協助營辦,內設有不同的展覽與文化活動,從而去讓参與者體驗區內的文化和價值。灣仔除了有很多具有特式的建築文化,其實也有很多非物質的遺產,包括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飲食文化以至到傳統的民間傳統和宗教文化。時代變遷,我們的生活總離不開吃喝玩樂、電子產品及消費文化,傳統文化日漸息微,甚至面對消失或被淘汰的命運,但只要透過教育和傳承,相信能夠讓更多人認識社區文化及其價值,從而去關心我們身邊的人和事。

北帝廟

同樣是一級歷史建築的北帝廟,在清朝時代已經建成,坐落於山腳下。在香港來說,它是其中一個少數在香港面積較大的一個廟宇,北帝廟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供奉祭祀北帝的廟宇。北帝其實就是一個神明能夠保護居民,特別是漁民出海後的安全的,皆因它能控制水源,使五穀豐收,魚穫大順。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北帝誕」,會舉行大型的宗教儀式,包括是演劇等。

殿宇是四合院形式,並設有最少四個殿宇,雖然是紀念北帝的,但殿宇裡卻有擺放其他的神像,包括有濟公、觀音菩薩以及是關帝等。其中一個名為「財神殿」的殿宇,竟然變成了廟宇辦事處的貯物室,有點不解,有這麼多地方,點解要用一個原本供奉神明的殿用作貯物呢,或許是小編想多了。

廟宇的屋頂與其他香港常見的廟宇建築類似,具嶺南建築風格。值得一題是在大門上屋頂的中央,其實是有兩條龍,原來擺兩條龍在屋頂是有意思的,並不單純是裝飾這麼簡單,因為「龍」是四靈之首,象徵「和平、吉样和富貴」,保護當地的居民。不過小編去的時候,大閘已經關上了,這些傳统宗教廟宇與其他宗教聚會場所不同,不會有恆常聚會,也不會經常有人上去參拜,通常只會在大時大節,例如:新年和剛才介紹過的北帝誕,才會有比較多人供奉北帝。

舊灣仔郵政局

Source: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2011/03/blog-post.html

舊灣仔郵政局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郵政局,於1912-1913年建成,並於1915年啟用,直至1992年終止服務,但並沒有因此而拆卸,它被政府立為法定古蹟,因此得以保存。雖然未被古物咨詢委員會評級,但它的外觀得仍然保存得很完整,而且具建築待式,足以令各界對此獲得肯定。1993年變成環境保謢署的資源中心,直至現在。

曲尺型的外觀,以及窄長型的門窗設計,再加上別緻的煙囪,有點像法式的建築風格,但建築物的用色以及屋頂的磚瓦,一來反映當時政府建築物的特式,二來亦保存了中式建築的風味,是一個中西合壁的建築物。小編尤其喜歡正門雖窄窄的,卻有一條小樓梯,通往地面,在香港來說是非常罕見的,或許是因為當時要遷就斜坡,因而建築物本體是高了一點,所以要建樓梯。

新的郵政局設於旁邊的胡忠大廈平台,繼續為灣仔居民繼續服務。


洪聖廟

洪聖其實和北帝差不多,其供奉者都是想保佑他們出海平安,為漁民之守護神。廟宇在1847年興建,此廟當時是建於海邊,後來因為填海讓它被置於石屎森林之中。其實大家只要細心留意會發現這座廟是建於大塊岩石上,也是整座廟宇的特式,以前放學途經此處也不察覺,直至我半個月前因為帶團,要找相關資料,經實地考察才見到其巧妙之處,至於原因,相信因為當時欠缺平地,也沒有先進的工具去開鑿岩石,因此整座廟宇就建在石上。

另外,大家有否留意廟的頂部位置種有一棵樹,其實它不是種在泥土當中,而是在廟後的一塊石牆生出來,是一棵約有六七層樓高的細葉榕,仿佛成為廟宇的庇蔭,也令它顯出生機。廟宇曾經因為結構損毀須進行重修,關閉了3個月,所以大家眼前所見的地方外牆是特別的新淨,原因是它在上個月才重開。

重建後的「和昌大押」


2003年 未拆卸的和昌大押騎樓群
"Hk wan chai tram ways 1" 由 No machine-readable author provided. ChingMing assumed (based on copyright claims). - No machine-readable source provided. Own work assumed (based on copyright claims).。 使用來自 维基共享资源 -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k_wan_chai_tram_ways_1.jpg#/media/File:Hk_wan_chai_tram_ways_1.jpg 的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5 條款授權


攝於2015年10月16日

為什麼我要在此強調它是重建的,其實灣仔有很多舊的樓宇,因為日久失修或者是因為欠缺其歷史及社會價值,令它們被市建局收回土地更新其樓宇及作其他的用途。過往的重建計劃都甚少會考慮怎樣去保存舊有的文化及建築物,可是「和昌大押」這個計劃,可謂是成功的一個,雖然也同樣也改到面目前非,但它好的地方是,它完整保留了大押的門面以及是招牌,這是頗令人意想不到的,當它搭上現在的大押建築,完全沒有違和感,仿佛在還原最初的樣子。另外,對比新與舊,整座樓宇的結構是不同了,因為和昌大押附近的唐樓原本不是屬同一樓宇或建築群,現在卻看成為了同一個建築群,驟眼看它很有「雷生春」的影子,可能它們外牆的也是用上黃色的油漆的關係吧。

雷生春
攝於2015年10月25日

不說也不知道,這建築群也有超逾一百年的歷史,於1887年建成,雖然單看建築物本身,它並沒有太大歷史及建築價值可言,可是和昌大押與右則的唐樓是一個騎樓群,現在的香港,騎樓已不太常看到,大部分仍保存到現在的騎樓都是建於戰前,另外它的地理位置很優越,剛好在車路的轉彎位及交界,交通便利,景觀優良,具發展潛力,2003年被市建局收回,於數年間就變成現在的樣子。

和昌大押的原址已變成結合傳統風格與香港文化的服裝店。而樓上則變成了一間高級的英式酒吧餐廳。雖然建築物的天台招牌仍分別標示著「和昌大押」和「香港余氏宗親會」,但卻沒有因此而令人聯想起舊有的模樣,相反,它反璞歸真的樣子,反倒令小編覺得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就像是搭出來的場景般。

結語




隨著政府在灣仔等舊區推行市區重建計劃,舊的樓宇及文化逐漸被新的替換,舊有的建築物數目也隨時間不斷減少。這次古蹟遊雖未能將以前的舊灣仔詳盡的描述出來,因為灣仔整個社區正在經歷一些「變化」。但最少我們從以上走訪過的,能讓我們了解當時與及當地人的生活情況,包括是它們的宗教、經濟情況以及是教育情況等。剛才也沒有說,其實很久以前的樓宇,包括剛才介紹過的「藍屋」,是甚少有獨立的廁所以及是廚房。很難想像當時的居民怎樣解決這基本的需要呢,連最基本的都沒有。正因為如此,鄰舍能彼此互相分享,鄰舍的關係自然比現在好,更有人情味,這都是我在今次遊歷觀察到的,盼望日後和大家分享更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