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August 23, 2015

電車與你

電車可與說與港島人生活息息相關,其實在電車在一百多年前開始運作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平民集體交通工具,早在1881年,已有議員動議在香港申辦電車,這絕對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因為要動用很多的成本興建與營運,因為要為電車的需要重整道路,結果,於1904年7月30日,也就是電車誕生的日子,當時的電車其真有分單層和雙層的,負責行走港島的北面貫穿東西。就是這樣,電車經歷百年滄桑,經歷日佔時期、六七暴動、天災和商業競爭,電車仍迄立不倒,真是一個奇蹟。

1910年代電車
來源: 《香港電車》張順光著 p.13

在我中學的時候,每天上學都會經過電車路,雖然我不是坐電車上學的,但間中也會坐一坐。每天一上灣仔地鐵站A3出口的時候,電車路就正好在你眼前,而東行的電車站就正好在馬路的右邊。雖然莊士敦道西行的一段路面,其實是電車與汽車共用的,雖然如此,擠塞的情況不會經常出現的。有時覺得電車不時都會「響安」的聲音真是有點兒討厭,很少聽見為人熟悉的「叮叮」聲,可能是因為太多人和車不守交通規矩的原故吧。另外,電車行駛時是有點嘈吵,不過正因為它有聲,顯出電車的那份懷舊情懷,但令人最想不到的是,一個一百年的玩具,仍然能夠風雨不改,能夠載著十至十數萬名市民及旅客進出不同地方,相當不容易。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電車或許是一個令他們找回昔日歲月的地方,也或許只是一個代步的交通工具。

圖片來源: http://goo.gl/lqTIQ4

早前有一位前政府規劃師向城規會建議取消中環至金鐘一段電車路線,理由是因為電車「阻街」,引致中環區交通擠塞。可是中環塞車問題一早已經出現,為何現在才歸咎電車的錯。對很多人來說,電車已經是不合時宜的交通工具,我也認同。但我又覺得很多東西一失去了,就永遠都回不了頭。在定誰錯對之錯,讓我們首先分析一下交通擠塞的來源:

一、巴士資源錯配

攝於2015年8月7日

途經中環與金鐘的巴士線有124條(只計算港島兩大專營巴士公司的營運路線),假設有三成是特別線、通宵線,仍有86條,數目之多可每個港鐵站都開一條巴士路線出金鐘中環。又假設每條路線平均10分鐘一班車,那麼每小時就有大約1200架次進中環地區,即每分鐘有20輛巴士在同一路段經過,再加上巴士埋站也需要半分鐘至2分鐘時間,因此巴士站附近總是有車輛等候,或者從鄰線慢駛離開,我認為只要將現有的巴士路線數目,特別是短途線及欠效率減半或取消,已經是不同的景象了。電車是巴士的替代交通工具,雖然電車的行駛速度不及巴士,但是因為電車大部分路面是走電車專線的,因此對於一些只需短程通勤的市民來說,會比較方便。

二、都市規劃問題

攝於2015年3月15日

大塞車的問題,其實在大城市是不能避免的,是因為以往的都市規劃與道路設計未能全面考慮應付將來日益增加的人口與車輛的需要,要建決這個問題,當然最直接了當的方法就只有兩個,一就是擴闊道路,二就是降低建築物高度與密度。但是這些方案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因為中環主要的道路已沒有任何空間可以再擴闊了,而且要拆卸建築物需要很多時間和成本,也會影響四周的環境。因此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建立或擴充現有的集體運輸系統,其實在港島入面,有兩個集體運輸系統的,一個是港鐵,一個是電車。基於港鐵的系統差不多已達至飽和狀態,所以唯一的可行方案只是要增加電車。因為電車仍是用手動操作的,因此相對來說操作上會較靈活。縱使遇到突發情況,也能輕易應付。

三、違例泊車問題

攝於2015年6月12日

違例泊車的問題其實在中環不是一件新鮮事,事緣是因為中環沒有足夠的停泊設施,縱使有駕駛者也未必選擇停泊,因為主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停車費高昂。在中環停泊一小時平均需要$30 - 40,如果駕車上班的話,一天停泊九小時的話,就需要大約$400。一個月就要大概$8000,另外,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停車場的位置多集中在海邊的建築物,即皇后大道中或者德輔道中一帶是沒有足夠的停泊設施,因此駕駛者如要前往近山的那一邊,可能要從停車場走一段路或者再轉車才可到達。有見及此,駕駛者為了貪方便,就只好違例停泊。這些違泊車輛令到可行的行車線減少,擠塞情況自然就會在十字路口等交接路出現,車輛爭路的情況也因而發生,容易釀成交通意外。

基於以上的原因,我們見不到電車是造成交通擠塞的成因之一,相反,如果有一天電車取消了所有的路線,無錯,路面的確是可以容納到更多的車輛,但問題是,本身十二萬乘電車的人就要改乘其他的交通工具,如果他們改搭巴士的話,一架巴士的載客量約有120人。即大約需要多1000輛巴士在路上行走,可能你覺得這個數字不算得什麼,但實際的情況是,路面擴闊了,意味著違泊的可能性只會更大,令更多行車線被堵塞,而且部分人會改乘不同類型的交通工具,擴闊後,甚至會鼓勵私家車行走金鐘道和德輔道中的路段,在繁忙時間情形更不堪設想。

圖片來源: https://goo.gl/XwqBgA

如果將德輔道中改成行人與電車專用區會否改善塞車問題?我覺得也是兩體的。

如果在環境的角度上來說是好的,因為充滿汽車廢氣的街道變成了綠化用地,一來可以優化環境,空氣會更清新, 二來也可以鼓勵更多人搭電車,成為一個獨一無地的旅遊景點,也可促進附近商舗的生意和旅遊業的發展,就好像以前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一樣。但是從經濟的角度看,就是浪費資源,因為土地無被盡用,同時行人專用區的成立亦令路面更擠塞,増加了別人通勤的時間。所以我認為什為都不變是最好的,只要増加電車班次,減少巴士路線,以及嚴打違例泊車,相信中環交通擠塞情況有望改善。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意見,有望大家都可以一同參與關乎取消電車路段的咨詢,發表你的意見。http://www.info.gov.hk/tpb/tc/plan_application/Y_H4_10.html

《香港電車》張順光著 1998年版
攝於2015年8月22日

最後我都好想分享《香港電車》一書Allan Leech撰寫的一編序,他在文章一開頭就寫道
"The two most common questions I get asked by visitors are"The trams seem so old so have they got any future" and secondly "How can I find any books on HongKong Tramways"?"
(中譯:我經常被遊客問及以下兩個問題:「電車已不合時宜了,前景是否黯淡」;「有關電車的車籍,那裡可以找到?」)

你想Leech先生怎棣回答別人對他的提問?他這樣回應
"The answer to the first question is solid affirmative (非常樂觀/肯定). As described in this book(香港電車), the trams have survived the ravages of war, riots, natural disasters, competition, politics and much over their 94 year of history, but despite all these things that they have had to contend (奮鬥) with they are still here to tell the tale (神話) , and still going strong."
(中譯: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肯定和樂觀的。正如本書所述,電車在其超越九十四年的歷史之中,已先後經歷過戰亂、暴動、自然災害、同業競爭以及政治上不穩定等等,然而直至今天,這個「神話」仍然繼續,並且自強不息。)

電車就是香港的活化石,雖然在速度上它不及其他的交通工具,也趕不及香港人的生活步伐,卻是它仍然風雨不改為我們香港市民服務,默默為到我們付出很多,讓我們都好像Leech先生所說,將這個「不死的傳奇」繼續延續下去。

如果你想要這本書,可向各大書局查詢,也有提供電子書版本,我非常推薦大家看,而且是全彩的版本,圖文豐富,介紹1904至1998年的香港電車歷史。你知道嘛,香港電車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雙層電車的電車隊,很多人慕名而來都來坐香港的電車,讓我們都繼續去珍惜和保管這個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